- 智能网 2021-11-19
- 智能网 2021-11-18
- 智能网 2021-11-16
- 智能网 2021-11-14
- 智能网 2021-11-13
- 智能网 2021-11-11
- 智能网 2021-11-10
- 智能网 2021-11-07
- 智能网 2021-11-07
- 智能网 2021-11-05
路亚假饵多种多样,主要分为硬饵、软饵和铁板,使用假饵目的都是为了引起水中鱼的注意并 使其发起攻击,日常出钓软铒是用得比较多的一种,它主要的目标是在水下中层和水底的攻击型鱼类。软虫品类、颜色比较多,各有各的优势,今天我来介绍一下软虫的类型、优势和用法。
软虫一般分为虾型、鱼形、蚯蚓型、蛆型、异型,顾名思义,前面四种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几种软虫所模仿的生物,肉食性鱼类,其本身的食物链比较杂,最为主要的为小鱼小虾,其次为各种虫子以及小型水生物等,这四种类型的饵就是通过模拟这四种"食物"来吸引水下的鱼来攻击。另外还有一个类别就是异型饵,这类饵是通过饵本身怪异的形态,利用攻击鱼类的好奇心促使其来攻击拟饵,达到钓获的目的。
软虫攻击层都在中下层水域,配以铅头钩或虫钩加下沉物。软虫和其他软饵不同的地方是软虫较长,好多人会问鱼会咬不到钩,其实不然,鱼通常会攻击猎物的头部,所以命中率不会太低的,当然,相比蛆等其他较短的路亚,太长的软虫,命中率还是要低一些。毕竟喜欢并不代表鱼一定会这么做。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用软虫呢?原因就是软虫拖行速度慢,基本上所有的肉食性和好奇心以及攻击性强的鱼都能捕捉,目标鱼很全面,所以才会成为路亚的主流。
软虫的另一个主要区别在于颜色,不同的天气和时间要用不同的软虫去钓鱼。天气比较晴朗就选择一些颜色昏暗的软虫。因为天气晴朗日照充足,水底的光线较好,选择颜色鲜艳的软虫鱼儿很容易发现,但是它们的第一反应是警觉而不是过来攻击或者吞食,一些胆小的鱼类会被吓跑起到了反作用。
而昏暗的颜色的软虫则能降低鱼的警觉性,同时光线足够,也能使鱼类发现它们。如果是阴天或者早晨傍晚就恰恰相反要选择颜色鲜艳醒目的软虫,这个时候光线不足,颜色鲜艳一点不会引起鱼的惊慌,也能使鱼发软虫。在一些暗色的软虫上加一些银粉什么的也可以使用。
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,水中的大多数攻击鱼种常以比自己个体小的小鱼、小虾为食,虽然有些拟饵并不像任何生物,但它入水后在攻击鱼种眼前晃来晃去都有可能激发起鱼儿的“好奇心”,促使它们像拟饵发起猛攻。此外,一些鱼儿的“领地感”非常强,它们会对侵犯者发起驱赶,这也是鱼儿咬饵的原因之一,除此之外保护幼崽是大多数动物的本能之一,如果你能使它感觉到这方面的威胁,那么恭喜你,这杆你上鱼了。
软虫的长度要根据对象鱼来确定,还要根据水情来确定。水流快的要选长一点大一点的软虫,水流慢就相反。正常的是5吋左右,如果对象鱼比较大也可以稍微的调整一下选择再大一两吋的。反正不能重,一重就不够生动,操控的难度也大,起不到吸引鱼攻击的效果。
软虫在操作方面就比较考验钓鱼人的水平了。下水之后就是要我们去拖软虫让它“动”起来,一般软虫到水底后都是慢慢地震动,轻轻的收回,这个方法优点就是稳定,中鱼几率高,缺点就是容易被水底的障碍物勾住。
还有一种比较适合勾尾法的,在软虫到达水底的时候一段一段的收,收的时候还要往上提,这样避免了挂底的问题。
作者:博浩渔轮工坊